<address id="jv3jb"></address><address id="jv3jb"></address>
    <sub id="jv3jb"></sub>

    <form id="jv3jb"></form>
    <noframes id="jv3jb"><form id="jv3jb"><nobr id="jv3jb"></nobr></form>

      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騰訊、阿里投資的G7、E6官宣合并,貨運物聯網看點如何?

      2022-06-08 17:38 物聯傳媒
      關鍵詞:貨運物聯網

      導讀:這是一則行業大新聞,意味著中國公路貨運行業出現了更完整具備IoT SaaS能力的技術公司。

      這是一則行業大新聞,意味著中國公路貨運行業出現了更完整具備IoT SaaS能力的技術公司。

      6月7日一早,貨運行業兩大知名IoT SaaS公司G7物聯(“G7”)與易流科技(“E6”)宣布完成合并,業務整合的首階段“百日計劃”已于近日完成。

      根據官方數據,在合并前G7和E6服務了行業中80%以上的大型貨主和大型物流企業,服務2.9萬家中小貨運經營者,訂閱服務收費車輛數超150萬輛,交易服務歷史累計交易額超1000億元。二者的服務模式包括為客戶提供基于物聯網、數據、算法的軟件訂閱服務,以及覆蓋運力、能源、保險、裝備的交易服務。

      合并后,G7和E6品牌仍將獨立運營,但共同持有“成為最受尊敬SaaS公司”的愿景目標,員工團隊超2000人,其中產品、研發、技術人員共890人,占比42%。新領導班子由G7創始人翟學魂擔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E6創始人張景濤擔任副董事長,曾主導G7完成超過6億美元私募股權融資的張杰龍擔任首席財務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G7宣布完成2億美元融資,并在之后傳出最早2022年在香港IPO上市,實際上該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來獲得了至少10次融資,包括騰訊在2015、2016、2018年三次參與到投資方陣容。另一邊易流科技則在2018年獲得來自菜鳥網絡的戰略投資,是菜鳥執行IoT戰略的重要組成。參照本次官方新聞稿,亦提及“本次交易獲得雙方股東的大力支持,普洛斯隱山資本、騰訊、菜鳥等投資者已分別委任代表加入公司董事會,并已就進一步深化業務協同展開具體工作?!?/p>

      IoT SaaS的開創者和領導者

      G7成立于2010年,業務發展主要經歷3個階段:1)用最基礎的數據來管快遞運輸時效;2)用豐富的物聯網設備數據來管理車隊的運營;3)挖掘數據使整個物流行業的交易方式、結算方式和裝備技術產生重大改進。

      從定位看,G7主要在公路貨運車隊管理市場,堅持基于“車”這個貨運工具,將服務做到了“車”的上下游。核心商業模式可以理解為:

      通過物聯網智能硬件的部署,將車輛的位置數據、油耗數據,司機的駕駛行為數據,貨物的溫度數據等指標匯總到平臺,平臺對車、貨、人的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并接入加油站、ETC、裝備保險、自動駕駛等功能,以此全面滿足客戶提出的各種需求。

      正如2018年G7與普洛斯和蔚來資本共同出資創建贏徹科技,聚焦干線物流場景的自動駕駛,G7的合作伙伴已經擴展到高速公路、能源網絡、銀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裝備制造商、技術供應商、監管機構等,旨在物流產業鏈上建立廣泛的數據連接與商業合作。

      易流科技成立于2006年,持續在物流行業軟硬一體化的技術和服務上研發投入,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技術與優勢產品:

      在硬件方面,關于IoT智能硬件的功能主要覆蓋基礎定位、貨物安全、環境感知、駕駛安全四大功能;在軟件方面,易流云平臺產品由安全智駕、數智食安、透明易運、網絡貨運、供應鏈控制塔、IoT-PaaS六大部分組成。

      將以上兩家公司對比來看,以IoT SaaS玩家的定位切入智慧物流市場,基本方式可能是相似的,主要體現在兩點:

      1)IoT硬件搭配平臺及SaaS應用,面向貨運經營者助力降本增效;

      2)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在全物流環節進行業務創新。

      image.png

      來源:物聯傳媒

      差異點體現在不同賽道的選擇上。正如最終結果,G7在煤炭、水泥、鋼鐵等生產物流領域確立了領先優勢,E6在快速消費品、零售、食品、冷鏈等消費物流領域成為行業龍頭。

      image.png

      之所以按照生產物流、消費物流劃分,主要是因為不同行業的貨運及要求不盡相同。

      比如電商行業,物流服務需要滿足小批量、高頻次、高時效的業務需求;醫藥冷鏈行業高度重視藥品安全,對溫度濕度有高敏感性,要保證全程不能斷鏈,要提高效率;大宗商品(煤炭、原油等能源物資)由于資源供給、消費產業結構的不平衡,經常呈現由西向東、由北向南的單向流動,這類物流對時效要求不高,但需要經歷長距離運輸,因此看重降低油耗、降低管理成本、確保安全駕駛、提高運輸效率等能力。

      合并只是開始

      如果只看快遞行業,增量不增收的局面依然難以緩和,體現在2007年行業快遞平均單價為28.50元/件,2021年全行業快遞均價已降至9.54元/件,相關上市公司凈利、毛利雙雙下滑。

      但物流不局限于快遞行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社會物流總支出為16.7萬億元人民幣,占GDP比重為14.6%。對照行業普遍認同的“用物流成本支出占GDP比重來衡量社會物流現代化水平”這一理念,14.6% 這一數據相較于美國的7.6%,日本的8.5% 仍然有較大下降空間,說明了現有物流環節仍存諸多冗余,智慧物流改造空間足夠大。

      按照2020年中國GDP現價總量超100萬億元計算,粗略計算該比重每下降0.1個百分點就將帶來千億級別的成本下降。

      image.png

      圖表:中國物流支出及其占GDP比重,美國物流支出占GDP比重

      數據來源:中物聯,CSCMP美國物流年報

      制圖:物聯傳媒

      正因如此,有關物流倉儲、運輸、配送等供應鏈關鍵環節的降本增效,將長期是受關注的重點問題。

      G7與E6扎根于智慧物流、公路貨運行業,在合并后的工作重點依然是:

      優化供應鏈和服務網絡,降低采購與運營支出,向客戶提供更具成本競爭力的優質服務,向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數據驅動產品,推動公路貨運行業向「全鏈貫通」和「數據智能」升級。

      成為行業中受尊敬的SaaS公司

      今年初,物聯傳媒曾發表《中國物聯網公司能夠復刻美企Samsara的成功嗎?》一文,其中對比了美國商用車隊管理上市公司Samsara與G7物聯,其相同點可歸納為:

      都堅持用物聯網提升車隊效率和安全,都拿過物聯網行業大額融資,創業團隊都對公司里程碑事件起到關鍵作用,運營成績都表現不俗。

      不同點則體現在業務扎根環境的不同,亦或是國情的不同。

      如上文提及,中國物流市場至少有千億級的提質增效空間,并且考慮到我國物流行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貨車裝載率低、運力利用率低、公路貨運主體散、信用機制不完善、財稅風險高、融資難度高、數字化程度有待提升等系列難題,這意味著企業參與改造的方式和手段可以有很多,公路貨運行業的數字化進程也才剛開始……

      且由于物流行業整體市場分散,非寡頭壟斷市場,所以即便合并,也無法忽略可能遇上的諸多競爭對手,例如千方科技旗下的中交興路公司,基于AI、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科技,打造了多款PaaS云產品、物流SaaS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廣泛應用在政府部門、物流企業、鋼鐵、煤炭、快消、保險等行業;例如自動駕駛卡車賽道上擠滿了參賽選手,希迪智駕、馭勢科技與贏徹科技一同在資本市場受到青睞。

      在此條件下,堅持長期主義的G7和E6,在這次的創始人內部信中表明態度:

      堅持「產品驅動」。打造基于物聯網的貨運操作系統,以「全鏈貫通」和「數據智能」覆蓋運輸和經營全過程,深度集成N個交易服務,形成面向貨運經營者的一站式服務,這是公司極為清晰的產品策略和長期堅定的投入方向。

      堅持「客戶成功」。實踐以客戶成功為目標的經營,迭代以客戶成功為導向的組織,是一家成功SaaS公司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G7與E6的共同優勢基因,我們要繼承,發揚,持續精進。

      警花的第一次很紧很嫩

        <address id="jv3jb"></address><address id="jv3jb"></address>
        <sub id="jv3jb"></sub>

        <form id="jv3jb"></form>
        <noframes id="jv3jb"><form id="jv3jb"><nobr id="jv3jb"></nobr></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