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jv3jb"></address><address id="jv3jb"></address>
    <sub id="jv3jb"></sub>

    <form id="jv3jb"></form>
    <noframes id="jv3jb"><form id="jv3jb"><nobr id="jv3jb"></nobr></form>

      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華為失5800萬訂單,或是為“國家云”讓路?

      2022-08-10 16:03 物聯傳媒
      關鍵詞:華為

      導讀:隨著“國家云”的落地,不禁讓我們聯想它會對現有云生態格局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在上月底的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云生態峰會上,由中國電信牽頭、中國電子、中國電科、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等中央企業參與打造的國家云,正式對外亮相。隨著“國家云”的落地,不禁讓我們聯想它會對現有云生態格局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就在一周后,一則消息傳來:“東莞華為服務有限公司被取消一項總金額為5888.72萬元的政府大數據項目中標資格,中標人變更為央企A股上市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正日期為2022年8月2日”,引發市場關注,“國家云”的落地和華為失單這背后會有什么聯系嗎?我們不妨來了解下此事件。

      image.png

      華為失原中標訂單事件始末

      首先我們需要表明的是這次中標單位變更是符合《政府采購質疑和投訴辦法》(財政部令第94號)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要求的,即:“對采購過程、中標或者成交結果提出的質疑,合格供應商符合法定數量時,可以從合格的中標或者成交候選人中另行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的,應當依法另行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否則應當重新開展采購活動?!痹谶@個基礎上,我們來了解下該項目:山東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項目(一期)。

      2022年3月17日,山東省公安廳機關發布《山東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項目(一期)》公開招標公告。其中,預算金額為10065.2萬元,最高限價為9113.6萬元。其中,山東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包括數據中心(數據域部分)、新一代移動警務部分(一期)、圖像信息綜合應用平臺人像聚類歸檔模塊等服務。

      image.png

      5月20日,山東省政府采購中心發布的山東省公安廳機關山東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項目(一期)中標結果首次公告顯示,在10家公司競標中華為全資公司東莞華為服務有限公司綜合評審得分排行第一,烽火通信第二,東莞華為中標。

      image.png

      那么東莞華為中標后,為什么會被取消呢?有人說是國資背景,因為這項招標采購的項目并不是面向私企民營企業;也有人說是網絡安全認證;更多的聲音說這是在為“國家云”讓路,基于此我們可以來探討下“國家云”是在與華為云、阿里云等民企公有云展開正面競爭嗎?

      “國家云”兩大目標:

      統一管理和數據安全

      根據中國信通院最新發布的《云計算白皮書》,2021年我國公有云市場當中,IaaS市場規模為1614.7億元,增速80.4%,占總體規模比例接近四分之三;阿里云、天翼云、騰訊云、華為云、移動云位居前五,民營企業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

      image.png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

      在云計算市場需求逐漸釋放的時候,我們卻可以看到公有云市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各平臺的統一管理和數據安全上還需要更多的把控,會不會因市場競爭給數字化建設上帶來負面作用,我們很難保證,特別是在對數據安全和統一性要求更高的政府項目中,就好比我們在疫情期間使用最頻繁的健康碼,我們發現省與省之間的健康碼是無法通用的,給出行者帶來很多困擾,并且造成不少的公共資源,所以目前正大力在落實全國統一的健康碼平臺。

      在數據安全上也一樣,在龐大的數字化浪潮當中,央企國企的數字化轉型面臨著更高的合規顧慮,數據安全問題首當其沖。根據IBM在2021年10月發布的《2021 X-Force云安全威脅形勢報告》,過去五年,在云端應用程序中公開的漏洞數量激增150%。其實“國家云”的出發點很早就非常明確,中國電信總經理邵廣祿提到,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央企數字化轉型,實現國資監管效能提升。

      所以,“國家云”建設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取代其他云服務商,而打造一個“由國家掌控的云計算平臺”。更重要的是,根據相關人士的分析,國家云的建設可能不會排斥其他運營商云,甚至互聯網云服務商的參與,這樣一來,就更有利于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整合技術資源的長處。

      云服務更大的市場機會在私有云及PaaS、SAAS

      或許我們不能排除“國家云”會給民企云平臺在政府項目上帶來影響,甚至會改變云計算產業細分市場格局的變化,讓很多云平臺企業重心從公有云轉向私有云,或者深入到產業中的PaaS、SaaS,比起在公有云市場重投入慢產出,云平臺企業在私有云和PaaS、SaaS更能找到市場機會。

      在TO G市場上,為國家云的建設和運營提供技術、產品和經驗支持,更有利于政府項目的落地,企業方也能在減少重投入下獲得更穩定的產出。

      在TO B市場上,把資源投入到產業當中,落地到具體場景中,這是國家和企業數字化建設最需要的,市場價值最大的,如在工業互聯網云服務領域,云服務想要落實到工業場景中需要對場景深刻理解,這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扎根到每一個工業生產的流程中,對“兵力”集中在最主要的地方,才能發揮數字化更大的潛能。

      其實這也是各大廠在重點布局和目前正在做的,華為的八大軍團和阿里云、騰訊云在云服務PaaS、SaaS戰略加碼正好應證了這點,這也是云計算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點。

      結語

      我們回過頭來看華為失5800萬訂單事件,在官方出答案前我們無法證明是否跟“國家云”有直接的聯系,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國家云”在日后政府項目數字化建設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這也未必是華為在此項目中的結局,以華為在政企項目中的技術沉淀,還可以在后期發揮很多的能量,放大到以華為、阿里、騰訊等為代表的整個民企云服務商也一定會在國家數字化浪潮中持續地推波助瀾,貢獻更多的價值。

      警花的第一次很紧很嫩

        <address id="jv3jb"></address><address id="jv3jb"></address>
        <sub id="jv3jb"></sub>

        <form id="jv3jb"></form>
        <noframes id="jv3jb"><form id="jv3jb"><nobr id="jv3jb"></nobr></form>